返回首页

我要发布

[分享] 

职场伤害:谁没有中枪的时候

 楼主   2020-10-09 22:52:49    

原标题:职场伤害:谁没有中枪的时候

最大的伤害来自最信任的人

身为一名在职场上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,李瑶对工作上的大小伤害已经麻木了,“明枪暗箭那么多,谁没有中弹的时候?”但她印象最深刻的一回,是初涉职场那会儿,“因为是被最信任的人伤害,所以刻骨铭心。”

当年李瑶以省财经学院优秀毕业生的身份,来到这家银行的国际业务部时,她的上司王科长热情洋溢地说了一大堆鼓励表扬的话,诸如优秀人才、寄予厚望之类。刚开始工作,李瑶有什么不懂的,王科长也会非常热心地亲自过来指点。有时候中午在食堂吃饭,别的科室的人来打招呼,王科长还特意给大家介绍:李瑶,省财经的高材生哦,我可是一眼看中她的。李瑶笑眯眯的,心里很是感激。

后来新人们去省行参加培训,李瑶因为表现优异得到了领导表扬,她第一时间就向王科长作了汇报。科长也高兴,又说了一堆“我看好你”之类励志的话。李瑶觉得职场温暖如家,工作上也格外卖力。

如果不是后来发生的那件事,李瑶觉得她和王科长会是工作上最默契的上司和下属,生活里最亲近的大姐和小妹。

事情的起因是李瑶犯错了。因为一个小小的疏忽,她在做外汇汇款入账时,误将5万美元汇到另一个同名同姓的客户账号。发现错误后,李瑶立刻联系客户退款,结果对方根本不搭理,也不愿退款。

第一次犯错,还是5万美元这么大的金额,李瑶顿时紧张得不知所措。她第一时间向王科长求助。

王科长当然没有好脸色。先是批评,怎么这么不小心,怎么不确认,然后叮嘱李瑶盯住那个收了款的客户,“死盯他,必须把钱退回来!”

李瑶回到办公室就不停地给客户打电话,但对方一开始说开会,后来又说外出,再后来干脆把手机关了。

李瑶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,只好又向王科长求助。王科长还是那句话,死盯他,明天接着盯。

第二天李瑶一到办公室,就有同事告诉她,王科长临时出差了,“早上来的电话,说去乡下调研了。”李瑶顿时傻眼了:“她不是说好下周才去吗?”“说下周有事,所以改今天了。” 这时候还有什么比追款更火烧眉头的事儿?同事无比同情地看着李瑶摇摇头,言下之意很明显: 烂摊子要你自己收拾呢。

李瑶觉得那是她入行以来最黑暗的一天,充满绝望地坐在办公桌前,提心吊胆,不知结果如何。她不停地给客户打电话,但对方怎么都不接。应收款人不停地打电话来,一听没结果就破口大骂。李瑶无助地给王科长打电话、发短信,但手机没人接,短信石沉大海。

在被应收款人又一次骂得狗血喷头后,李瑶终于崩溃了,挂了电话就噼里啪啦地掉眼泪。同事们纷纷过来安慰,有年长的同事出主意说,事到如今只能惊动领导了,你去找处长吧。

没辙,不想让领导知道是不可能的。李瑶红着眼睛去向处长求助。处长倒没怎么严厉责备,他让李瑶先回办公室,有消息会通知她。

中午,处长告诉李瑶,对方始终不接电话,必须到他的公司蹲点了。于是两人立马去了对方公司。在几个小时的等待中,处长又动用各种关系找人。终于,傍晚的时候,客户出现了。道歉、恳求,晓之以理,动之以情,磨了很久,客户最终同意把误收款退了回来。

各种批评教育免不了,出了错扣奖金也是应该。因为惊动了处长,别的科室的人也都知道了。中午去食堂吃饭,同事们全是同情安慰的眼神。“到底是自己犯的错,所以也没什么好说的。”李瑶心里还是很感激处长帮忙的。

过了两天,李瑶正在忙着工作,王科长春风满面地回来了。见了李瑶,科长一脸关切地问事情处理得怎样了。李瑶说报告给处长,已经一起把款追回了。王科长笑眯眯地道:那就好。

李瑶忍不住说:我给您打过好几次电话,也发了短信。王科长一脸惊奇:是吗,我一个都没有收到呢。转头她就拎出一大袋土特产招呼大家去了。

此后一切似旧。王科长偶尔也还会夸李瑶聪明优秀。李瑶安静地笑笑,心里明白,她对王科长的那种信任和亲近已经荡然无存了。

“碰到个没有责任感且耍无赖的直属领导很悲哀是不是?”李瑶说。但这事儿也不是全盘糟。李瑶因此在业务上精益求精,也格外小心谨慎,“职场这种地方,别人帮你分忧解难不是份内的事,最好还是自己功夫硬。”所以后来即便在省行技能大赛拿了奖,李瑶也未敢对业务有丝毫的松懈。

一年后,王科长跳了槽,业务骨干李瑶顺利上位。因为自己有过经历,所以李瑶对新人犯的错尽量理解宽容,也愿意伸出援手。

她深知那种被最信赖的人伤害的滋味。

置身事外仍躲不过权力斗争

经理告诉黄铮,酒店式公寓的项目转交陈勇负责,理由是“他跟客户熟”。黄铮愣了愣,啥也没说。这是个早就可以预见的结果。自作自受啊,黄铮在心里叹气,当初她就该扔下手上的工作,跟着老赵一起走才对。

几个月前,黄铮的顶头上司老赵跳槽了。这似乎是早晚的事情。公司的人都知道,在企划部,老赵各方面的能力都要比经理强。只不过经理是靠裙带关系上位的,动不得。一山难容二虎,在屡屡因工作发生争执后,老赵选择了跳槽,不仅自己走了,还带走了团队骨干,以及一批客户资源。

黄铮没走,这是最令人意外的结果。她从入职起就一直跟着老赵,算是他的得意门生了。 老赵被拒绝时那一脸的惊讶和失望,令黄铮颇感愧疚。

黄铮有自己的考虑。一来,手上的项目正如火如荼,就这么扔下不管,对客户太不负责。二来,现在这家地产公司在业内属于第一阶梯,薪酬福利都不错,离家又近;而老赵要去的那家公司刚成立不久,前途未卜。

这时焦头烂额的经理找黄铮长谈了一次,推心置腹地夸她是个人才,创意风格都很有特色。“他们走了也是个机会啊。”经理说,“你们这些小朋友的表现,老总都看在眼里,所以会很快把你们都升为主任。”

如此一来,黄铮留下的心就更坚定了,作生不如作熟啊,她这么没有野心的人,做好份内工作就好了,权力斗争啥的跟她没关系。

果然,老赵等人一走,黄铮和陈勇等小字辈就顺利升级了。人心得到了安抚,人事部再招些新人进来,企划部的各种工作又按部就班地进行了。

但安稳和睦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。随着部门的愈发稳定,经理对黄铮的工作也越来越挑剔了。

黄铮的风格随老赵,做方案时喜欢找出明确的卖点,用跳跃的色彩来突出效果和主题。经理走小清新路线,喜欢用唯美的画面,但概念模糊。老赵和经理的很多争执就是因此而产生的,只是老赵比较强势,创意水平也高,所以更能得到公司其他部门的支持。

黄铮没太多考虑这个问题的另一个原因是,在她升任主任后最初的一两个月里,经理也是相当认同她的风格的。

但现在,评审会上,黄铮的方案屡屡被批评,比如太夸张,不符合目标客户品位等。业务讨论会上,经理也会明里暗里地用贬低黄铮的方式,来标榜自己的风格。

“当初把某些人升级为主任,是有些拔苗助长了。”在最近一次的业务会上,经理如是说。黄铮当时脸色就黑了。可一肚子怒气只能隐忍不发。今时不同往日,没有了老赵的抗衡,经理在部门的老大地位固若金汤,小字辈们全唯他马首是瞻呢。

这次突然被撤掉手上的项目,是对黄铮最大的打击。她一直觉得自己当初不跟老赵走是正确的决定,没想到残酷的现实却搧了她一个大耳光。

后来有其他部门的同事私下跟黄铮说,她被架空是可以想见的。“其实风格不合什么的,都是借口。你是老赵一手带出来的,就算自己想置身事外,也早已被打上了‘赵派’的标签。当初经理留你,不过是为了稳定军心,现在江山稳定了,自然就要开始削弱能人的势力了,怕你发展成第二个老赵呢。”

过河拆桥。黄铮突然觉得很悲哀,她一直对工作尽心尽力,事业上亦无太大的野心,未想一个无意权力斗争的人,最终还是躲不过棋子的命运,沦为权力斗争的炮灰。

来源:燕郊信息港网友

我要回帖